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传统手段之一,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的某个阶段需要接受放疗。随着计算机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放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放疗技术已从二维普通放疗发展到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以及图像引导放疗(IGRT),使得放疗效果明显提高,而正常组织损伤大大减少,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尤其是图像引导放疗已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放射肿瘤学史上的一次变革,是21世纪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IGRT是一种四维的放疗技术,它在三维放疗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因数的概念,充分考虑了解剖组织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和分次治疗间的位移误差,如呼吸和蠕动运动、日常摆位误差、靶区收缩等引起放疗剂量分布的变化和对治疗计划的影响等因素,在患者接受治疗前、治疗中利用各种先进的影像设备对肿瘤及正常器官进行实时的监控,并能根据器官位置的变化调整治疗条件使照射野紧紧“追随”靶区,使之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治疗。
临床上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三大传统手段,三者中尤以放疗的发展速度最快,大大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将竭诚欢迎广大肿瘤患者来我院接受治疗,我们将用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信誉、一流的卫生环境为您战胜肿瘤竭尽全力。
技术特色介绍:
先进技术特色: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有效调控剂量分布、降低副作用、增加治愈率。当肿瘤与周围组织紧紧相连时,需要有射线强度调控放射治疗技术,来降低对周围组织的放射剂量并确保肿瘤部位的放射剂量。该技术利用动态多叶准直器和逆向计划系统相关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配合,根据肿瘤靶区的形状,通过调节和控制射线在照射野内的强度分布产生不同剂量梯度来提高对肿瘤靶区给予致死性的高剂量照射,而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控制在正常耐受剂量以下,不仅做到了“适形治疗”,更是具有调控每一射线通量的能力,如此可以更准确地给予所需的剂量到肿瘤体积上,提高肿瘤控制率同时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的机率,进而提高治愈率及治疗质量。
Elekta Synergy 是首款用于容积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数字直线加速器。
利用先进的影像引导工具,医生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利用组织影像,更准确地定位肿瘤与危及器官的位置,增加了对剂量施照位置的信心。以患者为中心循证医学的应用,使医生根据治疗技术、治疗效果和技术性能等丰富的信息做出决定。Elekta Synergy 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计划解决方案,以及MOSAIQ患者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医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整个肿瘤学概貌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无与伦比的临床信心随着 IGRT 成为更多患者标准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部分,Elekta Synergy 不仅具备了通过各种影像手段进行个性化成像的能力,而且还具有很多独特的特性。例如目前最大的 IGRT 成像范围,使得医生能够在整个放射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数字化控制,以临床为中心出束性能准确、可靠,提高了治疗信心,从而可为临床提供个性化放疗。Elekta Synergy 以医科达第六代集成数字控制系统为动力,无缝对接了IGRT先进引导技术和各种的治疗实施技术。业界领先的90cm直径净空间,为非共面治疗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
Elekta Synergy
-通过内置的数字化控制系统实现准确的剂量施照
-支持容积弧形调强治疗(VMAT)等先进的治疗技术
-一体化解决方案确保了患者得以快速的接受治疗-保证了每名患者的剂量准确性
-50×26cm影像范围,IGRT最大视野,更多地显示软组织
-业界领先的90cm直径净空间,最大程度提高了治疗技术的灵活性

SL-IE 放射治疗模拟机
SL-IE放射治疗模拟机,是新华医疗为符合现代放疗推出的一款数字化产品,
它集计划验证、计划设计、模拟定位为一体。
高精度等中心设计;
图像分辨率高,具有增强透视功能;
动态图像连续采集、保存、回显;
低剂量成像;
双路位置采集、显示系统,安全性更高;
采用非对称野模拟技术,可满足不同肿瘤患者的定位要求;
全数字化控制软件集成了图像处理系统和模拟机控制系统;
标准DICOM RT接口,同时实现定位图像和定位数据的传输;
一体化结构设计,保证机架与治疗床定位基准的准确性。
飞利浦Brilliance CT Big Bore是一款专业为放疗定位而设计的大孔径模拟定位CT机,四大核心技术为肿瘤病人接受放疗提供了有利保障。
飞利浦Brilliance CT Big Bore的iPatient智能操作平台和TumorLOC工作站改善放射肿瘤的工作流程。
技术特色:
剂量计算:60cm真实扫描视野
病人摆位:85cm机架孔径
高清成像质量:iDose4和O-MAR
肿瘤运动评估:4D CT 技术
智能操作平台:iPatient
高效定位工作站:TumorLOC

γ射线遥控后装机 XHDR
什么是后装机
后装机即近距离放射治疗机,是新一代肿瘤治疗设备,可进行后装放射治疗。后装放射治疗是指把不带放射源的治疗容器置于治疗部位,然后由电脑遥控步进电机将放射源送入容器进行放射治疗,如此可避免放置治疗容器过程中医务人员因放射受伤,而且可以将放射源准确安全地输送到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放射治疗。由于放置位置准确且距病体组织近等优点,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在治疗妇科、鼻咽、食道、支气管、 直肠、膀胱、乳腺及胰腺等肿瘤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γ射线遥控后装治疗机的优点
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具有18通道,充分满足临床治疗一次多个位置的摆位需求,达到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后装治疗机机头升降范围≥350 mm,在不同的摆位方式和不同的治疗位置的情况下,改变后装机机头位置,得到最理想的后装精确治疗效果;采用业界先进的缠绕式送丝机构,驱动力大,对源的控制力强,治疗时放射源不易打滑,到位准确、可靠;实时显示治疗时间及进度,对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实时把控;所有源的详细资料都能被储存下来(包括源更换的时间、源的放射性强度、进出次数、滞留时间和位置等)以备审核之用;根据治疗计划自动找寻通道,无需技术员频繁出入治疗室;施源器种类丰富,制作精良,适合临床。
专家介绍
蒋祥德
肿瘤科主任,安徽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全科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放射治疗分会委员、亳州医学会肿瘤分会主委。1990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医疗系。曾在天津肿瘤医院、安医大一附院、天津医大二院进修学习。率先在全院开展空心针穿刺活检、放射治疗、微波治疗及放射性籽粒植入治疗。
程刚
肿瘤科一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安医大肿瘤专业硕士;先后在安医大一附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进修;熟悉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断、放化疗及分子靶向等治疗,并能进行恶性肿瘤的微波消融及碘粒子的植入治疗等;获亳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中文核心等论文数篇。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专业委员常委;省抗癌协会癌症与姑息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安徽省肿瘤医联体委员;我院第一届杰出青年。
施朕善
肿瘤科二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肿瘤学硕士,毕业于桂林医学院,擅长各类实体瘤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常见实体肿瘤的穿刺活检技术,对肺癌,乳腺癌及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曾于安徽省立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等大型医院进修、培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安徽省临床肿瘤学会皖北协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西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亳州市肿瘤学会秘书;亳州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安徽省肿瘤康复产业委员会委员。
王磊
肿瘤科三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肿瘤专业,曾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进修。从事肿瘤治疗多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省级论文数篇。以副主编参于论著一篇,对于常见肿瘤诊断、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积累了一定经验。擅长各部位肿瘤的化疗及同步放化疗。对肿瘤晚期患者姑息治疗及临终关怀积累了一定经验。安徽省肿瘤内科委员会委员;安徽省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安徽省临床肿瘤学会胃肠分会委员。
张立
肿瘤科党支部书记,放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会技术合作专业委员会委员、放射学组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委员;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影像技术健康分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医学技师专业委员会委员;淮海经济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协作联盟委员会常务委员;亳州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亳州市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学分会常务委员;亳州市医学会肿瘤内科学分会委员;亳州市医学会甲状腺乳腺外科学组委员会委员;亳州市医疗志愿者协会名誉会长;亳州市医疗志愿者协会监事;《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 常务编委 。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被评选为“优秀医生”、“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擅长各种肿瘤的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