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技术又称为“不需要开胸的换瓣手术”,是心血管病领域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的一项先进技术,填补了亳州市心脏病领域TAVR技术应用空白,也标志着我院结构性心脏病手术迈上了微创治疗的新台阶。
典型案例——
患者李先生,70岁,反复胸闷、胸痛5年。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弯曲伴钙化,狭窄最重80%,主动脉瓣钙化伴重度狭窄,心脏增大,心功能不全。
因为患者年龄较大,心功能差,根据现有指南,高龄患者进行外科换瓣风险高,有症状的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TAVR为IA类指征。为缓解患者的心衰症状,解除主动脉瓣膜狭窄病因,在前期影像学评估后决定行TAVR+PCI(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分站式手术治疗。
在给予完善术前准备后,提前处理好左冠脉狭窄,左前降支近段植入两枚支架。随后在全麻情况下进行心脏起搏,在经食管超声和DSA透视下,经股动脉植入人工主动脉瓣,代替之前的狭窄瓣膜。
手术过程
得力于多学科团队协作,术中经股动脉入路建立工作路径顺利,主动脉根部造影评估主动脉瓣周围解剖结构后,术者按照拟定策略对患者进行干预。术中术者使用25 mm球囊进行预扩。造影提示可见腰症和少许瓣周漏,释放L29瓣膜至2/3时造影提示存在少量瓣周漏和反流,故瓣膜完全释放后,术者给予球囊后扩,最终即刻造影提示瓣膜膨胀、位置良好,跨瓣压差几乎为零,几乎没有瓣周漏。手术顺利结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术前造影
25球囊预扩后造影提示可见腰征并少许瓣周漏
释放至三分之二时可见少量瓣周漏和反流
瓣膜释放后即可造影结果
术后效果
TAVR手术无需开胸,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避免了由传统开胸换瓣手术给老年患者带来的诸多风险,据报道,与药物治疗相比可降低病死率46%,并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病例中使用的Venus A-Vavle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作为中国首个自膨式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适用于有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且不适合接受常规外科手术置换瓣膜的患者!
科普课堂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AS)是一种老年瓣膜性心脏病,药物保守治疗该疾病的效果非常有限,许多老年患者因合并复杂疾病、虚弱、解剖学结构异常等种种原因,不能耐受体外循环下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从而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指通过导管将人工瓣膜送至主动脉瓣环的位置释放并固定于主动脉瓣环,代替患者发生病变的主动脉瓣。TAVR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对AS患者创伤小,具有不需要输血、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优势,给外科手术禁忌或者高危的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被誉为引领“第四次心脏介入革命”的创新性技术。哪些患者适合做TAVR 手术?
1、老年重度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无论是否合并关闭不全),或者关闭不全。
2、患者有胸闷、心悸、胸痛、晕厥等症状。
3、因合并多种疾病不适合开胸手术,或者开胸手术风险太大的患者。
4、主动脉根部等的解剖条件适合TAVR。
5、瓣膜病变改善后患者预期寿命超过1年。
6、外科手术后人工生物瓣衰败。